接地材質銅與鋼的幾點對比

接地材料中,銅和鋼是考慮比較多的材質,兩種材質各有特性。
一、從腐蝕性比較
1、銅材耐腐蝕性能是鋼材的十倍以上,是鍍鋅鋼的三倍以上。銅的表面會產生附著性較強的氧化物(銅綠Cu(OH)2),對內部的銅有很好的保護作用,阻斷了進一步腐蝕的形成。
2、鋼材含有很多的雜質,除Fe以外,還含有C,S和P等。所以在“微電池”和“宏電池”效應下,鋼材是向內逐層腐蝕。鍍鋅鋼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但降低了導電性能和泄流速度,這對高頻故障電流尤其明顯。
3、鋼接地系統壽命往往達不到設計要求,一般在10年左右。而銅接地壽命可達到40 年以上。
4、由于鍍鋅鋼接地性能不穩定,因此規定了嚴格的檢查,試驗項目。鋼接地每6年進行1次接地電阻測試,每8年開挖檢查一次。對市中心和室內站不太可能。銅接地則運行維護工作量大大減少。
二、從安全性比較
1、銅接地的接觸電勢和跨步電壓相對較小,人身更安全。銅材相對磁導率為1,鋼
材為636,接地系統的電位差隨著相對磁導率的增大而增大。
2。銅抗腐蝕能力高,鋼容易腐蝕。一旦發生接地系統事故,就會造成地電位升高
而出現“反擊”現象,很快摧毀電網中的直流,保護,通信,低壓線路等二次設備和低
壓系統,接著造成事故擴大,造成變壓器,發電機等重要設備損壞。
3。銅接地系統地網均衡,泄流速度快,能減少“反擊”等事故發生概率。
三、從電氣性能比較
考慮到電阻,腐蝕和連接等因素的影響,其電氣性能比較如下。
1、根據熱穩定條件,避免接地線,接地體熔化,銅材和鋼材截面積之比為3:1。
2、根據導電電阻一致條件,則銅材與鋼材的截面積之比為8:1。
3、根據集膚效應,銅材泄流能力是鋼材的4 倍。
因此,綜合各種因素比較,銅與鋼兩種接地材料的等效截面積之比為1:6 以下。
四、從費用價格上看
1.銅價格昂貴,并且相對來說比較稀少,容易發生被盜危險。材質比鋼來說相對較軟,打入地下時容易彎曲。
2.鋼價格便宜,材質易得。并且材質堅硬,打入地下也不會彎曲。
綜合上述因素,接地過程中使用威邁銅包鋼接地棒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價格不會太高,內芯的鋼打入地下不會彎曲。由于外面鍍了一層銅,耐腐蝕性和電氣性能都得到加強。威邁制造工藝使用電鍍工藝的鍍銅接地棒,腐蝕性能更好。打入地下銅鍍層不會撕裂或破損,使得使用年限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