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停車位不足、停車難現象,一直是一道難題。政府能夠在寸土寸金的繁華商業地段批建立體車庫,是破題之舉,自有其良苦用心。 停車場真的不賺錢嗎?有人算過一筆賬:一個停車位約占30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地方可建3個停車位,按一個停車位一天收入40元算,一個月100平方米的停車場可收費3600元。 這不僅是紙面上的算術題,有例為證: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立體停車產業已經成為年產值數十億美元的大產業。在香港,一個停車位的售價比一輛高級轎車還貴。美國的停車產業每年大約收益260億美元,提供約100萬個就業機會。泰國1998年房地產蕭條時,投資者把過剩的公寓改建成停車樓,很快回籠資金,蕭條的房地產業轉化成了火爆的停車產業,也順利地渡過了經濟危機。 有人可能會問了,你說得這么熱鬧,但立體停車的冷清也是明擺著的啊?我想這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大家停車習慣的問題,有停車庫本身設計存在缺陷的問題,也可能有企業宣傳推廣還不到位的原因,但這些問題與停車難這一城市頑疾相比,都應該是不難解決的困難。 魚和熊掌誰說不可兼得,公益和利益并非不能兩全,停車場有公益之需,企業有利益之求,但這并不矛盾。我們必須承認,立體停車庫本身不是高回報、快回報的產業,而是一項投資大、回收期長的投資項目,所以需要政府支持,也更需要企業耐心。
本文轉自:http://www.qdautolift.com/
廣告服務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分類索引 | 服務條款 | VIP會員服務 |《電氣自動化企業大全》|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