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四城區工業企業優化布局提升改造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頒布實施。《意見》對鼓樓、臺江、倉山、晉安四城區非工業園區工業企業(以下簡稱“四城區工業企業”)的優化布局和提升改造作出詳細規定。
搬遷一批 關閉一批 保留一批
《意見》提出,根據我市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建設需要,按照分類調整、循序漸進、分批實施、控制節奏的原則,采取“搬遷一批、關閉一批、保留一批”的方式,積極穩妥推進四城區工業企業優化布局、改造提升工作。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促進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引導全市工業企業進一步向南北“兩翼”和工業園區聚集;加快發展馬尾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福州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福州軟件園等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福興經濟開發區、洪山科技園、金山工業集中區等工業園區整合提升。
“搬遷一批”指:一是搬遷影響鐵路、道路等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的企業;二是搬遷影響居民生活、居住環境,特別是存在安全生產隱患和環保、節能減排問題且難以治理的企業;三是搬遷不符合城市功能規劃和影響服務業發展的企業;四是搬遷自身空間難以滿足進一步發展的企業。
“關閉一批”指:一是對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二是對嚴重虧損、資不抵債、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扭虧無望的企業,依法予以關閉破產。
“保留一批”指:一是在符合規劃、環保、安全生產、節能要求的前提下,保留提升發展光電子、精密機械制造和創意產業;二是對必須依托城市或直接服務于城市的工業企業,可就地升級改造;三是對產品銷路不暢、效益不佳工業企業,在符合規劃和土地使用條件的前提下,可利用現有工業廠房等存量資產,以臨時性過渡轉產方式,退二進三,興辦配套服務都市型工業的研發設計、創意產業、倉儲物流等產業。
有序推進工業企業搬遷
《意見》指出,要科學制定四城區工業企業改造提升計劃,積極引導企業通過搬遷改造,做大做強。支持企業通過搬遷,推進技術改造、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著力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技改項目,培育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鼓勵企業在搬遷過程中,以質量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更新設備、安全生產為重點,運用高新技術進行技術和裝備改造,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消耗、低碳排放的新工藝和新產品。積極開展合資合作,引進外來資本和技術,積極吸引國內外著名企業投資參股,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做大做強。支持有品牌實力、技術實力、資本實力的企業抓住搬遷改造機會對產品相近、工藝路線相近、產業關聯度高的企業進行重組。
為有序推進工業企業搬遷,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制定四城區工業企業改造提升年度計劃,報市領導小組審批后實施。未列入四城區工業企業改造提升年度計劃、未按規劃搬遷的企業不能享受市級各項改造提升扶持政策,對規定時間而拖延搬遷的企業,根據拖延時間長短相應遞減扶持力度。四城區工業企業改造提升年度計劃應遵循城市總體規劃,與全市工業布局調整相結合,與工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列入四城區工業企業改造提升年度計劃企業應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做好搬遷改造費用預算,制定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方案,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核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