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擁有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電電氣(南京)光伏有限公司(中電光伏,NASDAQ:CSUN)的中電電氣集團(以下簡稱中電電氣),正在計劃將其麾下變壓器產業在A股市場單獨上市。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原計劃在2008年完成針對變壓器業務的私募被延遲到今年,預計吸引資金2億~2.5億元左右。A股上市進程將在私募結束后正式啟動,計劃募集6億~8億元資金,用于投資規劃中的變壓器三期項目。
私募延遲
中電電氣前身是成立于1990年的江蘇中電設備制造公司,2003年經改制組建集團,目前擁有變壓器、太陽能電池、絕緣材料、成套電氣四大產業。2007年5月17日,中電光伏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八家在海外上市光伏企業。
“變壓器業務運轉很好,到去年年底為止保有大量現金流。”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中電電氣集團副總裁蔡志方介紹。蔡目前負責分管集團光伏事業部,主抓中電電氣光伏產業鏈運營。
公司財務總監郭世亮告訴《中國經營報》,原計劃2008年進行的私募,因為投資者的原因被推遲到了今年。“我們的融資對象包括國內和國際的私募基金,計劃融資金額2億~2.5億元左右,融資的目的是為了在南京建設一個變壓器生產基地。去年這些投資者自身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投資計劃被暫時擱置,今年上半年才又開始重新啟動。”郭世亮預計,私募基金們的資金今年4季度初將陸續到位。
這次準備向中電電氣投資的私募基金們,“此前都有過向工業制造企業投資的經驗。”郭世亮說。如果中電電氣的融資計劃獲得成功,他們將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私募基金支持的變壓器生產商。
“早在2008年我們就已經找好了保薦人,對方也已經做完盡職調查并出具了相應的報告,和律師、審計等中介機構也已經開了好幾次會議,事情進展的很順利。”郭世亮說,“但最后,事情在這些充當財務投資人角色的私募基金這里卡了殼,所以整個進程比原計劃有所推后。”
按照中電電氣的計劃,變壓器項目將于2011年實現A股上市,預計融資6億~8億元。
橫向擴張
雖然受到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公司的變壓器業務依然實現了16億元銷售總額,凈利潤率為6%,同比分別增長3.5%和13.8%。“我們希望上市前銷售額能夠達到25億至30億元左右,遠期規劃是達到60億元。”郭世亮說,“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情況要好于去年同期,凈利潤率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中電電氣在江蘇揚中擁有國內最大的干式變壓器和絕緣材料生產基地,包括中電設備、中電變壓器制造、中電輸配電設備和中電絕緣材料等數家公司,此外在南京還有一家特種變壓器基地。
目前,公司的變壓器項目正在計劃由10kV和20kV向大容量變壓器領域延伸,位于南京江寧的110kV~220kV變壓器項目,將作為中電電氣今年的中電建設項目,總投資預計需要2.5億元,建設周期15個月。
“項目建成后,我們的市場可以得到較好的整合。”郭世亮說,現在公司的能力只能做干式變壓器市場,還不能向110kV和220kV市場拓展,造成市場資源的極大浪費,“現在我們談定單的時候就碰到這種情況,很多客戶的需求同時涵蓋干式變壓器和大容量變壓器,但我們能提供的只有一小部分,大容量變壓器的單子不得不交給其他廠商。如果我們能夠涉足大容量變壓器市場,不但整體實力能夠得到提升,客戶資源也能被充分利用。”郭世亮預測,公司規劃中的變壓器項目全部完成后,銷售額大約能達到35億元,“可以進入國內前五名。”
競爭優勢待考
“變壓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全國電力變壓器生產廠家約有2000個。目前干式變壓器的市場龍頭是旗下的順特電氣。”江南證券電力設備行業分析師魏靜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中電電氣的項目如果上市,會有一定的市場,但競爭優勢并不明顯,可能更適合穩健投資者備選。”
根據魏靜的統計,目前國內生產干式配電變壓器的廠家約有100家,生產能力在100KVA以上的廠家有順特電氣、金變電氣、、江蘇華鵬等4家。中電電氣變壓器項目2008年銷售收入16億元的水平,大概和順特電氣持平,后者的毛利率為30%。
2007 年2月8日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掛牌的三變科技(002112.SZ),產品類型與現在的中電電氣類似。當時三變科技共發行2000萬股,募集資金1.80億元。2008年,三變科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億元,凈利潤2354.16萬元,凈利潤率2.14%。目前,三變科技總股本為1.12億股,以6月18日收盤價計算,其總市值為11.65億元。
“從中電電氣6%的凈利潤水平來看,企業在市場上應該走的是‘薄利多銷’路線。”魏靜分析,由于變壓器原料價格下降較快,而產成品價格降幅較慢,企業為了爭奪市場,很容易使這個市場爆發“價格戰”。“行業技術門檻不高,到時候只能拼客戶資源和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