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安研究所 金瑾
一、重組背景
2008年5月12日,(600602)披露了近年來國內電子產業最大的一筆資產交易行為:廣電電子擬分別向控股股東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關聯方(600637)收購所持有的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62.5%和18.75%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上海廣電光電子將成為廣電電子的全資子公司。
2008年6月26日,公司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及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認購所發行股份的方案已獲得國資委批準。股東大會通過公司以向廣電集團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廣電集團持有的光電子62.5%股權,同時以現金6.1億元收購廣電信息持有的光電子18.75%的股權。廣電集團以其持有的光電子62.5%的股權認購本次向廣電集團發行的新股26514.72萬股,發行價為每股7.68元。
二、行業周期分析
2007年下半年起,平板顯示器行業迎來全面復蘇階段。在經歷了2006年的低谷后,臺灣主要面板生產商,如友達光電等,紛紛放棄了原有的第五代TFT-LCD面板生產線,轉而投資建造6代線,甚至7.5代線,以求在大尺寸的液晶面板生產上謀得一席之地。加上日韓各家著名面板生產商早已將注意力放在高代線的發展上,客觀上造成了5代線切割最經濟的15寸和19寸液晶顯示屏在2007年下半年供不應求,價格穩步上升。
2008年上半年,隨著臺灣液晶面板供應商重啟5代生產線,相關液晶顯示屏供給有所增加,價格則維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其中15寸液晶顯示屏價格基本維持在100美元/片,19寸液晶顯示屏價格則維持在120美元/片左右。由于上半年為液晶顯示器產品的傳統銷售淡季,因此液晶面板價格的平穩運行顯示了供需兩旺的市場態勢。
三、主營業務分析
本次從組置入上市公司的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手中握有上海唯一的5代線生產實體——上海廣電NEC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75%的股權。廣電NEC由廣電光電子和日本電氣株式會社于2003年共同出資建立,擁有中國第一條第五代TFT-LCD面板生產線。目前,廣電NEC生產的15寸液晶顯示屏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為60%,位居世界第一。19寸液晶顯示器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5%。
廣電NEC5代線一期項目于2005年10月進入量產期,稍后投入建設的擴產項目于2006年10月建成,并已于2007年實現了量產。目前公司的開工率為100%,月加工能力接近9萬片大張玻璃。此外,由于一期擴產產能的引入,公司19寸液晶顯示器的合格率不斷攀升,由2007年除的80%提高到目前的93%左右。而公司15寸液晶顯示器的合格率則一直維持在93%左右。
由此可見,廣電NEC作為國內液晶面板生產的龍頭企業,在經歷初期巨大固定資產投入及液晶面板行業不景氣的考驗后,其生產和銷售環節已經逐步納入正軌。隨著該行業景氣度的不斷提高,公司未來的持續盈利能力可以期待。
此外,出于整合上下游資源考慮,廣電光電子旗下還成立了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和上海廣電富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等重點平板顯示制造企業,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強。
四、政策分析
2007年12月10日,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至廣電平板顯示產業基地調研時強調:(1)上海應重點發展微電子產業;(2)必須加快進入六代線生產線的建設。這顯示了上海市政府對于廣電集團打造國家級平板顯示產業基地的信心及支持力度。6代線項目已被列入2008年上海市重點工業推進項目。
目前,廣電集團已獲得上海市發改委下發的6代線投產項目建議書,此舉意味著6代線項目已經正式獲批。近日更是傳出廣電集團高層與世界著名液晶面板商夏普接觸,可能直接合作投產7.5代線。種種跡象表明,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新項目的上馬必將仍以廣電光電子作為投資平臺,這就給予了已經獲得廣電光電子100%股 權的廣電電子無限想象空間。
五、總結
結合上文分析及廣電電子重組的實際情況,我們有理由相信,廣電電子必將成為廣電集團下整合資源優勢,發展上海平板顯示制造業的最重要資本平臺。在廣電電子進一步剝離上海旭電子玻璃有限公司傳統顯像管玻殼業務的基礎上,甩掉歷史包袱的廣電電子必將迎來新的投資良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