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寧線的建成啟示我們,在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一些關鍵引進技術上,必須擁有自己的工藝標準
日前,時速250公里的合(肥)寧(南京)鐵路建成通車,掀開了我國“十一五”鐵路客運專線運營的新紀元。
工程總承包單位之一的中鐵十一局電務公司指揮部聯合其它單位,先后取得客運專線接觸網彈性鏈型懸掛施工工法、彈性鏈懸掛整體吊弦計算軟件、一體化軌道電路安裝、調試技術,長大電纜敷設施工工法等10余項重大技術突破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工具、新工藝,令外國專家都深感驚訝。 合寧鐵路是我國鐵路路網“八縱八橫”主通道之一西(安)寧(南京)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寧線四電系統集成工程,是我國第一個全線電氣化接觸網采用彈性鏈型懸掛技術的工程。
2007年9月,鐵道部邀請京津城際客專承包商西門子公司、合寧線接觸網咨詢和督導BB公司、接觸線供應商NKT公司和合寧公司聘請的接觸網監理專家PEC+S等4家公司,參加合寧線接觸網放線培訓,并對以上創新技術進行檢查評定。4家德國公司一致認為,接觸網放線技術和彈性吊弦索計算安裝技術已經達到國際水平,放線工藝及導線展放調整狀態,完全符合歐洲高速電氣化鐵路標準。
“必須擁有自己的工藝標準”
作為鐵路電氣化施工勁旅,中鐵十一局電務公司在與中鐵二院、中鐵四局組成合寧鐵路客專投標聯合體的時候,就已經認識到:“要實現我國鐵路客專在今后一個時期的跨越式發展,在一些關鍵引進技術上,必須擁有自己的工藝標準。否則,就會步其它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制于人的后塵。”
十一局四電集成工程項目團隊一組建,指揮長李承連、黨工委書記喻守軍和項目總工程師付俊武,就立即與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專業經理葉俊明、張學哲、王培雄、謝文藝等人,對沿線四電系統集成工程逐一排隊,列出了這次施工中必須突破和用于實踐的“工藝標準”。
通過成功孕育高速鐵路客運專線電氣化“工藝標準”,逐步增加企業在國內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的市場份額,最終把中鐵十一局電務品牌推向國際市場。
———利用集成手段推進“工藝標準”建設。他們利用黑板報、《合寧快報》、網絡辦公系統、沿線工地的數十個宣傳欄、工地標語、橫幅等,宣傳創新和攻克“工藝標準”在推進合寧鐵路客運專線建設中的重大意義。在每月一期的黑板報、工地宣傳欄上,都要推出一至兩名在創新和攻克“工藝標準”上有所創建的新星,用身邊的典型激勵和引導大家。
———圍繞四電專業“工藝標準”開展競賽成了施工現場的最強音。指揮部下轄的四個專業分部各施工隊在同一平臺上競技,專業之間有競爭,更有協作。
現場技術創新不可或缺
高速鐵路“四電”施工的關鍵技術是彈鏈懸掛整體吊弦計算軟件、四電集成環境下通信GSM-R施工技術與信號CTC-2系統、電力監控系統。這些重要技術不能突破,就意味著我國鐵路電務隊伍在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建設上沒有競爭力。
———以合寧“四電系統集成”工程技術攻關研發中心為平臺,利用“十一局電務”品牌優勢和鐵道部對合寧客專的高度重視,把公司乃至全國優秀的電務專家都吸引過來,實現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基礎研究和實用研究的短板都得到了彌補,基礎研究如魚得水,實用研究更顯活力。
———鼓勵全員投身“五小成果活動”。合寧客運專線建設要求高,標準新,電氣化、電力、信號和通信四個專業技術人員,在認真學習建設標準的同時,認真領會設計意圖,按照“核心技術清單”組織開展攻關活動。
上場不到3個月,電氣化專業就攻克了彈性鏈型懸掛計算軟件難關;信號專業、電力專業電纜敷設采用在汽車起重吊上固定電纜放線支架機械放纜的施工方法,使工效一下子提高了6倍。
在合寧線,信號專業揭、蓋電纜槽蓋板占整個電纜敷設工程量的80%,揭、蓋電纜槽蓋板的進度決定著整個電纜敷設的進度,而且電纜裸置于路基面上,看護防盜、意外損傷等安全壓力顯著加大。
工班長李高樓經過細心研究,決定從改進勞動工具入手,從根本上揭蓋板難問題,在材料員馮永華配合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具應運而生。
短期使用后,他覺得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于是再改進,第二代“產品”又誕生了,第二代工具具有保護電纜不被砸傷、有效保證電纜蓋板的完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職工的勞動強度等優點。
人才儲備為發展
圍繞四電系統集成工程,項目部開展“導師帶徒”活動,加強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在電氣化、電力、信號和通信四個專業組成了15個師徒對子,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分層次、分崗位進行培育。13名從高校畢業被分到合寧項目的新學員,分別在四個專業導師的帶領下,僅一年時間,就挑起了只有具備工程師職稱才能肩負起的技術重任。
為了讓更多的員工熟悉和掌握客運專線四電系統集成工程的施工特點,及時解決合寧客專施工技術上的難題,研發更多的新技術、新工藝,探索更新、更高的施工標準,他們不放過鐵道部、合寧線設計和建設單位組織的每一次專業技術培訓機會。
從2007年1月到9月,項目部先后組織了280多人次參加公司舉行的各項培訓,在送出去參加培訓的同時,指揮部還經常組織召開專業技術經驗交流會,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術管理水平和投身技術攻關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