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發電、輸電設備行業并不具有整體性機會,但如果遵循節能環保的思路,仍然能從其中的細分行業中挖掘到投資亮點。同時,當前國際油價、煤價持續高企,也促使資金逐漸關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板塊中蘊含了豐富的機會。分析人士指出,電力設備行業的投資機會依次為傳統能源發電設備最小、輸電行業次之、新能源板塊最大。
看淡傳統發電設備
傳統電力設備行業的制造成本受上游原材料價格變化影響較大。據中投證券測算,電力設備行業成本構成中,鋼材類原材料價格變化對發電設備的影響較大,占成本比率超過50%。發電設備的生產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因此07年下半年至08年初的鋼材價格會影響到08年發電設備行業的毛利率。目前鋼鐵價格相比07年均價已有30%左右的漲幅,國內電站機組的成本壓力相對較大。
另一方面,電力設備需求方電力裝機容量的增速已經出現放緩跡象。07年全國總裝機容量達到71329萬千瓦,同比增長14.36%,增速已經放緩。按照國家規劃,“十一五”期間共需新增裝機4.2億千瓦,那么未來幾年累計裝機容量的復合增長率在10%左右。06—07年是新增裝機容量投產的高峰年,預計08年以后國內裝機增速依然回落。
在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少的雙重壓力下,發電設備產量增速大幅回落。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指出,2007年發電設備生產完成13180萬千瓦,同比增長10.9%,增速較06年有了較大程度回落。2008年1—4月產量為3912萬千瓦,預計08—09年產量均在1.1—1.3億千瓦左右,電站設備產量顯現出周期性階段頂部特征。
但傳統發電設備行業中并非毫無機會,相對火電,水力發電“可再生”性更強,更能節約現有的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目前看,水電設備領域投資增速仍然較快,行業仍然景氣。08年一季度,電站鍋爐、汽輪發電機、水輪發電機產量同比增長分別為-4.0%、12.2%和45.1%,與火電相關的鍋爐、汽輪發電機類設備受火電投資放緩的影響,增速均有明顯下降,而水輪發電機等設備產量受水電投資拉動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從利潤增速看,水電設備也具有相對優勢。2007年1—11月鍋爐、汽輪機、水輪機、發電機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15%、27%、31%、3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28%、18%、152%、59%,中信證券預計,2015年前中國水電仍然處于跨越發展階段。
輸電行業節能降耗是主線
與傳統發電設備相比,輸電行業受到的成本壓力更小。同時,我國電網建設遠遠落后電源建設,電網投資增速仍將維持高速增長,輸電行業仍處于高景氣階段,整體上有一定機會。
從成本上看,相對于電站設備而言,變壓器、高壓開關、電線電纜等輸變電設備所用普通鋼材較少,而取向硅鋼、銅、鋁的原材料成木比重較高;目前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處于高位盤整的格局,尤其是國內現貨價格已落后于同期國際期貨市場漲幅,反映了市場供求相對平衡,未來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從行業投資角度看,我國“重發輕供”的傾向導致當前電網發展遠遠滯后于電源發展,未來電網投資趨勢仍然向好。長江證券(000783,股吧)指出,截至2007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1329萬千瓦,粗略估算我國電源資產為21675億元,而根據電監會2007年監管報告,全國電網資產為17276.8億元。故電網與電源資產之比約為44∶56,遠低于發達國家60∶40的水平。
因此,加快電網建設將是今后電力工業投資的必然選擇。事實上,自04年以來,電網建設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特別是06、07兩年在電源投資負增長的情況下,電網投資增速依然強勁。
當然,在輸電行業的整體機會中還應有所側重。綜合多家機構可以認為,遵循“節能減排”的投資思路,應該重點關注技術領先的上市公司。
從理論上講,輸配電中的損耗主要包括線損和變損。降低線損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采取特高壓輸電,而降低變損主要依賴于低能耗設備如非晶合金變壓器的使用。
對于特高壓輸電,以1000KV交流線路為例,其自然輸送功率是500KV線路的4—5倍,而損耗僅為500KV線路的四分之一。招商證券認為,高壓項目的大規模啟動將帶動特高壓設備市場的長期增長。特變電工(600089,股吧)、天威保變(600550,股吧)、許繼電氣(000400,股吧)、平高電氣(600312,股吧)等一次設備制造商和國電南瑞(600406,股吧)、國電南自(600268,股吧)、北京四方等二次設備企業將受益于特高壓電網的發展。
對于非晶合金變壓器,一臺容量500kVA的SBH16型非晶合金變壓器運行一年比S9硅鋼變壓器節約能耗9373度,按每度電0.6元計算,可節約電費5,624元。雖然非晶合金變壓器比硅鋼變壓器的價格高30%,但只要接網運行四年后節電費用即可抵消多投入的成本。置信電氣(600517,股吧)作為目前國內唯一有能力規模化生產該產品的廠家,將在未來3年內高速發展的非晶合金變壓器市場中獲取更大的份額。
風電、光伏產業新受寵
石油、煤炭這些一次能源均不可再生,由于油價、煤價節節高升,資金開始注意新的更環保的可再生性能源。風電、光伏行業是機構普遍關注的兩個板塊。
風電行業前景十分廣闊。中信證券指出,我國風能資源十分豐富,我國陸上可開發風能資源約有3億千瓦,近海可開發風能資源約有7.5億千瓦,共計超過10億千瓦。根據最近中國綜合資源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與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合作測算,我國陸地可以安裝14億千瓦的風力發電裝備,如果考慮海上,總資源量將達到20億千瓦以上。
投資策略上看,必須堅持投資具有規模優勢和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目前的超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行業內競爭主體的優劣。但是中信證券指出,風電設備行業制造壁壘極高,極為看重機組的運行穩定性能,未來只停留在概念上的眾多后進入者絕大多數將遭市場淘汰,真正能夠在未來行業走向集中的過程中生存壯大的必然是擁有先發規模優勢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龍頭廠商,最終勝出的本土企業將不超過5家。國內風機企業中,擁有較強供應鏈控制力和關鍵零部件資源企業,如金風科技(002202,股吧)、華銳鑄鋼(002204,股吧)或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對于光伏產業,目前主要的限制因素在于多晶硅價格較高,應著重考慮投產早的企業。隨著多晶硅產能釋放、價格下降,投資重點應放在產業鏈完整的上市公司。
從理論上講,光伏產業也有比較明朗的發展前景。長城證券測算,全球平均輻射強度為1700千瓦時/年·平方米,設若1%的陸地面積被利用且利用率為10%,則每年對應880億噸標準煤的能量;可比的數字是2006年全球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折合約66億噸標準煤。
市場上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品種還是晶體硅,其中多晶硅占總成本的56%,是整個光伏發電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從05年開始,多晶硅價格從55美元/公斤攀升到最高500美元/公斤,高昂的價格一定程度上減慢了光伏行業發展。中投證券判斷,雖然國內目前新建大批多晶硅生產線,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