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汪建業3月17日對記者表示,這是繼《財政部關于調整大型露天礦用機械正鏟式挖掘機及其關鍵零部件原材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和《財政部關于調整大型煤炭采掘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原材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后的又一調稅政策。預計今年4月,冶金機械的進口退稅政策也將進入調整階段,冶金機械也將是重型機械行業最后一個調整的行業,這意味著重型機械行業的進口退稅調整將全面完成。
他還表示,進口稅調整政策將減輕企業自主研發的成本壓力,礦山機器、煤機制造企業將從中獲益,這為國產裝備創造了一個與進口產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加快稅收調整步伐
據了解,此次進口稅收政策進行調整核心點有兩個,一是對進口核心零部件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以鼓勵企業新產品的研制生產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二是進口額定裝載重量不大于328噸的非公路電動輪自卸車、額定裝載重量不大于40噸的非公路鉸接式自卸車和所有規格的機械傳動非公路剛性自卸車,一律停止執行進口免稅政策。
通知稱,根據有關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對國內企業為開發、制造大型非公路礦用自卸車而進口部分關鍵零部件、原材料所繳納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所退稅款作為國家投資處理,轉為國家資本金,主要用于企業新產品的研制生產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通知所稱大型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包括額定裝載質量不小于108噸的大型電動輪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和額定裝載質量不小于85噸的大型機械傳動非公路礦用自卸車。提出申請享受進口稅收政策的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1.具有從事大型非公路礦用自卸車設計試制能力;2.具備專業比較齊全的技術人員隊伍;3.有較強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生產制造能力;4.已有明確的市場對象和較大用戶群;5.大型電動輪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年銷售量一般應大于15臺,大型機械傳動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年銷售量一般應大于50臺。企業研制生產初期該指標可作適當下調。
政策鼓勵自主創新
記者從幾家大型礦山機械企業了解到,通過一系列政策調整與政府對企業創新的支持,礦山機械設備的市場容量大大增強,催發制造企業訂單規模的提升。此外,有些企業反映制造零部件有60%需要依靠進口,交納了進口稅后成本增加,利潤降低,進口退稅政策調整以來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制造成本與研發成本。
汪建業表示,礦山機械設備進口稅調整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主要提升了我國主機設備自主創新的水平。目前我國采掘業設備的配套件、自動控制、軸承、密封、液壓都是行業發展存在的瓶頸,我國關鍵零部件配套件亟需實現國產化。
他還表示,先征后退的這部分資金將“原封不動”地返回到企業手中,由企業用于產品的創新工作。但同時,企業使用這部分“創新資金”還將有一定的約束,必須在1~5年之內完成該享受退稅政策進口產品的國產化工作,這一政策給企業一定的壓力,并敦促企業研發的速度。
目前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正在進行退稅工作的相關調查工作,調查內容主要為評定企業需要哪些技術,然后再根據所需的技術為主機廠與配套件廠牽線搭橋,推動他們之間的合作。
國家發改委的相關人員也對此表示,用于創新的資金直接投入到企業,并由科技部與國家發改委共同支持,科技部主要關注產業化前期的技術創新研發,發改委則主要關注技術創新產業化后期發展。此外,資金支持方式不僅限于支持企業研發的項目,還將通過稅收、財政貼息、政策貸款、創業支持、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等其他方式。
渤海投資研究所秦洪預測,此政策的發布將對天地科技、太原重工等礦山機械企業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