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資產對ABB、微軟、三星那樣取得非凡成就的企業來說是一種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但卻不是一種一次性授予的封號和爵位。品牌資產的力量是強大的,但品牌資產的價值卻是脆弱的,品牌資產需要科學而系統的管理和維護。進入21世紀,品牌所面臨的環境將更加嚴峻:技術進步、市場環境的急劇變化、行業競爭的加劇、全球化浪潮、消費者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改變、人類生存環境的改變、社會環境的改變等諸多因素都將深刻的影響品牌的命運與未來,無論是那些曾經歷盡滄桑的百年品牌,還是新生品牌,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IMSC根據國內先驅企業和跨國企業的成功典型,總結出如下的規律和未來發展趨勢:
顛覆典型的內部品牌管理組織結構
談到企業內部的品牌管理,就不能不談到寶潔公司在上個世紀30年代推行至今并被80%的跨國企業普遍使用的品牌經理制。美國《時代》周刊曾經這樣評價世界上第一位品牌經理麥克愛爾洛埃:“他贏得了最后的勝利。他成功地說服了他的前輩們,使寶潔公司保持高速發展的策略其實非常簡單:讓自己和自己競爭。”
品牌經理是實施多品牌戰略的企業管理品牌時所廣泛采用的職能組織。對于擁有多個子品牌的寶潔公司,品牌經理制能夠有效地協調各種市場營銷職能,并對市場變化做出積極反應,使不同定位和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保持個性化的市場運作模式,是非常成功的一種品牌管理組織模式。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擁有多個品牌的企業正在面臨各個細分市場上強大單一品牌的有力挑戰,品牌經理制造成的資源分散、各自為政、內部沖突、強弱兩極分化等弊端日益顯現。
新型的企業內部品牌管理機構是金字塔形的結構,金字塔的最上層的是主管品牌的總裁、品牌副總裁或品牌管理委員會,金字塔的中層是品類(家族)品牌經理,而金字塔的基座則是各個產品線品牌經理和產品品牌經理。
如今,很多成功的跨國企業都設有品牌副總裁或品牌總監這一職務,比如耐克、德國大眾、微軟公司等等。新型的品牌管理組織對品牌管理團隊的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管理人員必須具有市場營銷方面長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品牌管理團隊應該以更寬廣的胸懷廣泛吸收外部專家顧問和內部資深人士加入;品牌管理人員必須對目標客戶群需求和個性要有深入的感性認識和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創新意識;品牌管理人員自身的價值觀和個性要與品牌的核心價值保持高度一致;
建立以品牌驅動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
無論創建一個強勢品牌,還是維護一個強勢品牌,都需要從戰略的高度對企業運營流程進行管理和監控,并建立起品牌驅動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和與之相配套的品牌管理績效考核體系。
國內很多企業都把品牌管理職能放在營銷部門。這種讓品牌管理人員主要從事廣告、公關、促銷、策劃等工作的作法是典型的業績驅動而非品牌驅動。以業績驅動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去實現管理品牌的職能,無異于南轅北轍。
品牌驅動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不僅強調協調、溝通,更強調監控;不僅要監控營銷行為,更要監控與品牌有關的所有企業經營決策(如投資、預算、財務和兼并等等)對品牌可能造成的影響。
一個科學的品牌管理績效評估體系應該包括科學合理指標和權重設定,兼顧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內部考核和外部市場等因素。為了獲得量化指標和數據,IBM公司會請第三方公司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公司品牌形象的調查。
經典案例解析
F企業是一家內資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家具有大規模的現代企業,并且于去年已經成功上市,屬于行業內的領軍企業,F企業已經成了行業內的優質,名牌的代名詞;雖然此企業迅速發展,規模壯大,公司運轉也是比較順暢,但是該企業領導者屬于先見者,他認為一個品牌的建立是一項重要的事情,同樣品牌建立后,如何維護現有品牌,并不斷提升企業形象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因此以往的品牌建立思想應該和現有的品牌維護有些不一樣,但是具體該怎么操作,還需要深入思考。
IMSC深入該企業,并進行詳細調研,該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確認很到位,企業也充分感受到了品牌所帶來的巨大的價值,很多人以為這樣就行了,可以舒服的睡大覺了,殊不知打江山容易,守江山也未必是件易事。因此要想把品牌之路進行到底,我們需要把品牌和企業的績效和組織架構進行掛鉤。
1、逐步建立以品牌驅動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
在F企業內部,參與品牌管理的部門主要是品牌戰略管理委員會和營銷中心品牌管理部。品牌戰略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來自于企業的高層,是品牌管理工作的最高統帥機構;品牌管理部是品牌管理的執行機構,主要職能是負責品牌建設與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各項品牌管理活動的執行。這些工作主要包括:起草制訂品牌憲章、品牌規劃、品牌管理制度、負責品牌規劃執行的推動、品牌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監控、建立和維護品牌管理信息系統、就品牌管理事宜所進行的跨部門跨職能的協調等等。
F企業的品牌管理制度涵蓋產品設計開發、質量控制、渠道、廣告、公共關系、價格管理、售后服務、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投資、預算、外部并購、危機管理等幾乎所有業務,并對每一項業務在開展時需要報請品牌戰略管理委員會和營銷中心品牌管理部評估和審批的事項作了詳細的規定。
2、建立了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對品牌管理制度的執行進行嚴格的考核。
對營銷中心品牌管理部的績效考核,即有依據品牌生命周期制定的階段性目標考核(例如:近期目標——提高品牌知名度,接受度;中期目標——提高市場份額,顧客滿意度;長期目標——提高利潤率,品牌忠誠度,持續提升品牌價值等),也有由品牌知名度、品質認知度、品牌忠誠度、品牌聯想和品牌其他資產等可量化指標構成的品牌資產考核,還有市場占有率提升、品牌溢價水平提升和品牌管理成本等業績指標的考核,形成了科學而全面的品牌驅動績效考核體系。
經過幾年的努力,以品牌驅動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為F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權威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2006年,F企業的品牌價值比2004年的16億元增加近一倍,已經達到30億元。
一個科學的品牌管理績效評估體系應該包括科學合理指標和權重設定,兼顧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內部考核和外部市場等因素。為了獲得量化指標和數據,IBM公司會請第三方公司每個季度進行一次公司品牌形象的調查。
一致性溝通和品牌接觸點管理的實踐
顧客需要花足夠的時間去理解一個品牌,并對品牌信息做出反應,如果品牌與客戶在溝通過程中缺乏一致性,顧客就會感到困惑。所以品牌傳播必須保持長期的一致性。
“One Voice”(一種聲音)是品牌溝通的最高境界。
客戶對品牌的體驗不僅僅來自媒體,更多的來自被很多企業所忽略的客戶與品牌的接觸點上。品牌代表一種承諾,許下諾言也許很容易,而在每時、每刻、任何地方都能履行諾言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為了保證在每個客戶接觸點上,品牌承諾都能很一致的被履行,我們必須把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接觸點都納入品牌管理的范疇并對品牌接觸點進行科學的管理。
品牌戰略管理的變革與創新
品牌戰略管理可以分為品牌的縱向(深度)管理、品牌的橫向(寬度)管理和品牌的垂直管理。品牌的縱向(深度)管理是對品牌組合進行決策和管理;品牌的橫向(寬度)管理是對品牌延伸進行決策和管理;品牌的垂直管理是對企業品牌、家族品牌和產品品牌的組合進行決策和管理。品牌戰略管理的重點是如何針對企業的產品架構進行縱向、橫向和垂直的品牌管理。
多品牌戰略雖由美國通用公司首創,但卻是被寶潔公司發揚光大。通過多年的實踐,多品牌戰略對于占領不同細分市場、擴大總體市場份額、引導內部競爭的優點和分散資源、增加傳播成本、內部沖突的缺點早已昭然于世。為了揚長避短,很多實施多品牌戰略的公司開始對原有的品牌構架進行變革。
品牌的橫向(寬度)管理就是管理品牌延伸。品牌延伸的好處毋庸置疑:它可以使新產品很快打開市場;它可以節約新產品進入市場的費用,節約營銷成本;它可以豐富母品牌旗下的產品線,給客戶帶來更加完整的選擇;它可以給母品牌注入新鮮感,有助于母品牌資產與價值的提升,樹立行業綜合品牌;它可以依靠使不同產品在各自的市場上取得成功而提升母品牌形象。
品牌延伸所帶來的問題也不少:它會使原本清晰的母品牌形象變得模糊不清;它降低了
母品牌在市場上的專業化形象;而且一旦個別產品在市場上失敗,就可能會給其他產品和母品牌帶來連帶損失。
一個正確的品牌延伸決策,必須要堅持客戶導向和品牌資產提升導向。一個業績導向的品牌延伸決策很有可能反而是個可怕的陷阱。品牌延伸必須慎之又慎,有所為,有所不為。
企業品牌、家族品牌(品類品牌)與產品品牌共同構成了品牌等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