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高職院校教師探究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課程改革,改進教學方法,獲取生產一線的實際工作經驗,發掘學校技術服務企業發展方式的新機遇,由國家中西部地區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主辦、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為期一個月的“天津市2017年度高職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企業實踐”項目圓滿結束,并于4月18日在天津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結業典禮。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維津、副院長湯曉華,宜科(天津)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虹,中軟國際天津大區副總經理王占云出席了儀式。 
此次培訓項目共分大數據、智能制造、電子商務三個專業方向。其中,宜科公司憑借多年來在工業領域的資深經驗,承接了智能制造專業的培訓項目。 

在為期20天的培訓共160個課時中,宜科為各位教師學員精心設計了自動化產品(傳感器、編碼器、總線I/O等)、信息化解決方案(MES、ANDON、工業APP等)以及物聯網技術應用等行業相關知識的課程。宜科還邀請了業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從全球智能制造的技術和發展趨勢以及企業精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經驗與實踐的分享,以幫助教師學員更好地以戰略角度理解全行業的經濟業態。與此同時,工業APP快速生成工具、物聯網監控裝置、智能制造示范產線等專業實訓課程讓大家擁有了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的機會。此外,宜科公司積極聯動行業內的其他優秀企業,安排學員前往一汽大眾華北生產基地、廣電計量檢測(天津)有限公司、SEW-傳動設備(天津)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實地參觀,了解和學習智能制造在不同應用領域的先進技術。 

共有來自天津市各大職業院校的23位骨干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經過考核和認定,所有學員成績合格,順利結業。其中,來自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5位教師被評選為優秀學員,在結業儀式上接受榮譽表彰并發表培訓心得。優秀學員之一,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師馬濤表示,“通過此次培訓,我們更系統和深入地學習了智能制造行業的知識,構建了更完整的理論體系;通過與智能制造行業從業者的近距離接觸,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工匠精神的意義與體現;同時,我十分認同制造型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人才塑造的迫切性和亟待性,對智能制造的教學工作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也擁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作為一名教師,希望自己能夠為智能制造教育教學和專業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 
宜科副總經理李虹女士為優秀教師頒發結業證書和獎品,并表示,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越來越多企業將面臨“設備易得、人才難求”的局面。智能制造的核心是自動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而智能化人才的培養則是實現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也是制造型企業目前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面對制造業新的趨勢變化,我們的教育體系也要轉變思路,為滿足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培養合適的人才,支持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逐步實現。”李虹女士指出,“這次培訓正是迎合了這樣的發展趨勢。希望大家能夠真正有所收獲,一方面對目前智能制造發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對當前制造業人才需求的困境有所體會,從而對今后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宜科作為中國本土智能制造領域的優秀代表企業,將自動化、信息化、物聯網制定為公司三大發展戰略,在踐行“中國制造2025”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與創新。與此同時,宜科有著濃厚的教育情結,近年來不斷加大在教育領域的投入,與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職業院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并于2016年向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捐贈了發展基金。宜科希望將自身積累的實踐經驗運用于教育領域,與院校共同努力,培養面向未來的智能制造復合型人才和對世界未來挑戰有探索精神及應用能力的創新型人才,促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