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產業在發展上的瞬息萬變,為了要提供給客戶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必需要隨時掌握及了解產業應用上的需求,避免局限在供應端的角度思考。隨著嵌入式、云端運算、物聯網及智慧城市與各項智慧產業的興起,就實際的使用上而言,相信在今后與物聯網及相關的網路應用中,影像數據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會需要有影像數據的支援,甚至必需要倚靠影像數據才能進行。影像數據的地位與發展,將會是無可想像的廣大,而這里講的影像數據,并不是一般傳統的影像數據,而是強調解析度必需要能達到4K甚至8K的超高清影像數據。
其實,目前4K/8K這類超高清影像數據的應用并不是沒有,只是基于環境與應用上的成熟度仍未完備,所以并不普及。但對于物聯網全面感知,以及透過底層的感測器去擷取環境中的資訊,則已經是目前多數市場都已經接受的概念。可以想見今后不論在怎樣的環境下,為了達到全面感知的目的,感測器將會非常的多,其中影像資料的擷取,也就是所謂的鏡頭或攝影機,在未來,將會成為物聯網全面感知環境中,最重要的感測器,甚至將可能會占總體感測器的30~50%。
也就是各類型大小與功能不同的攝影機或鏡頭,在今后的物聯網世界中,會成為感測器中最重要的一環。畢竟在目前可見的市場中,影像已經應用在許多不同的產業環境下,有的已經成熟,有的則還在發展中,但有更多與超高清影像數據的應用市場,是需要再開發的。
舉例來說,像是在目前制造業蔚為風潮的工業4.0的環境中,不論是工業視覺、工業安全、環境監控等,很多都必需要透過影像的方式,來達到工業4.0智能化的目標,尤其在工業視覺應用的部分,隨著自動化生產的需求越來越高,不論是在制造過程或后續的檢測方面,對于高清及超高清的影像數據需求,也都會持續增長。
在交通方面,從最簡單的,也就是目前最常見的車牌辨識應用開始,到其他在高鐵、捷運、機場等環境中,同樣針對環境、交通器具、人員的監控、管制等,都有很多與影像相關的應用,伴隨著車聯網與自動駕駛的興起,超高清影像數據的想像空間也非常大。
另外像是零售或是一般的服務業,對于高清及超高清影像數據,也都有一定的需求。像是人臉辨識結合電子數位看板、透過個人的臉部影像進行辨識及扣款、或是進行產品辨別等,許多都是影像數據目前已經導入的實際應用,伴隨著高清及超高清影像數據,及其他周邊技術的出現,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不同的應用。
另一個令業者感到興奮應用,則是屬于與醫療相關的應用領域,像是在手術室中。目前醫院的手術室或手術進行時,新的需求是在開刀的時候必需要看到影像,而且許多時候手術過程的所有影像,甚至要用高清或超高清影像數據,傳送到其他地方,甚至是國外,提供教學或遠距醫療使用。
所以在這種整合式的手術室中,對于高清及超高清影像數據的需求就特別的重要,因為手術時的每根血管、每條肌肉,甚至每個小細節,都要非常的清楚,才能提供正確的資訊讓醫療人員進行專業的判斷。所以高清甚至超高清影像數據在醫療領域上的應用是相當重要的。
其他像是在廣播電視方面,對高清與超高清影像數據的需求與應用,也有相當多的需求存在,譬如最近很熱的虛擬實境(VR)或擴增實境(AR)等,藉由高清或超高清數據的傳輸與應用,今后不論是進行運動賽事、演唱會等不同活動的轉播時,結合高清、超高清影像數據及AR或VR產品,將可以提供給觀眾更身歷其境的感受。
從實際應用端的需求來考量,使用者對于影像數據的需求,已經從過去的有影像即可,基于應用上的需求,而進展到對影像品質的重視;也基于這種對影像品質重視的風潮正逐漸成形,所以朝向高清或超高影像數據發展將是絕對毋庸置疑的事。
未來15~20年物聯網的相關產業在發展上,會因為網路頻寬及相關技術的影響,導致很多的服務都將會以網路或網際網路的形式出現;其中有非常多的服務都會將高清或超高清的影像數據當作一個重要的元素;相關數據顯示,2014~2019年,這5年時間中,網路傳輸的傳輸量成長了3倍,而其中對2019年的預測中提到,在大量數據傳輸的總量中,影像資料在其中的占比將高達80%;而有鑒于這些超高清影像數據的未來發展性,業者更應該要積極的去了解與推動市場的發展。
當然,面對今后市場上超高清影像數據的無限可能應用與發展,臺灣相關業者在積極拓展市場時,也必須了解,影像數據與傳統的資料數據間,有很大的區別,就是影像資料的資料量是非常大的,以現今FullHD的影像資料為例,在1920x1080的解析度下,一秒60張的影像,就需要3Gb的資料量來表示,如果要達到超高清的解析度,資料量將更為龐大。
面對巨量影像資料的出現,及影像創作者的全面普及(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拍攝影片,與眾人進行分享,不再僅限于只有專業影像工作者才能產出影像),因此超高清影像數據在傳輸上像如何將原始資料有效的進行處理、壓縮、儲存、分送就變得至為重要。這部分,就必需要倚靠半導體相關業者提供可以迅速高效的從事壓縮及解壓縮的晶片產品,透過技術上的持續演進,才能協助整個產業朝向超高清應用的領域發展。
影像是一個利基型的市場,所以要跟握有專利技術的業者共同合作,對于高清及超高清影像方面更是如此。不可諱言的,在影像產業發展上,目前大陸進展相當快速,尤其是在一般畫質影像的應用方面,臺灣甚至可能是落后大陸的;不過在高清及超高清影像數據應用的部分,臺灣還是有相當的競爭力,所以希望可以透過產業上的聯合,造就一個新的具有領導性的產業應用領域出現。
(本文由劉克振口述,記者杜念魯整理。)
劉克振畢業于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系,1983年創立研華科技,擔任董事長暨執行長,2003年研華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電腦領導者。創立研華科技前,曾經做過研發工程師,并曾任職于美商惠普科技臺灣分公司儀器事業部擔任業務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