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鋰金屬電池最早由Gilbert N. 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紀70年代時,M. S. Whittingham提出并開始研究鋰離子電池。由于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鋰電池長期沒有得到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鋰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
一、鋰電池銷售收入快速增長
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運行現狀分析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鋰電池電芯產值達到832億元,同比2014年增長31.85%,受動力端影響,2016年中國鋰電池電芯產值將達到1032億元。
圖表:2013-2016年我國鋰電池銷售收入

數據來源:三勝咨詢
二、鋰電池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產業信息研究網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運行現狀分析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鋰電池產量達到46.8GWH,同比2014年增長49.28%;2016年中國鋰電池產量達到62.34GWH,同比2015年增長62.34%
圖表:我國鋰電池產量

數據來源:三勝咨詢
從鋰電池三大消費終端來看,動力鋰電池增長最快,2015年中國動力鋰電池產量為16.9GWH,同比增長3倍多,增速遠超其他兩大終端。2016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為29.39GWH,超過3C電池產量,成為最大的消費端,動力電池將是中國鋰電池未來3年最大的驅動引擎,動力電池正在逐漸從導入期過渡到高速成長期。2015 年,3C 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共需求鋰電池25.37Gwh,同比增長17.64%,占比達到54.52%,但是增速已經在逐漸放緩,未來3年的增速將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十三五”期間,儲能列入了“十三五”規劃百大工程項目,發展潛力巨大,鋰電池應用主但是由于技術、政策等原因仍然處于市場導入階段,相對于動力電池相對滯后,。2015年中國儲能鋰電池產量約為3GWH,同比增長45.8%,未來隨著技術逐漸成熟,儲能市場也將成為拉動鋰電池消費的另一極。
三勝咨詢研究員陳虹麗認為,隨著國家政策對電動車行業的傾斜以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對于鋰電池的需求拉動,將推動鋰電池的需求量進一步增長,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