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床工業已跨入世界行列第一方陣 |
(發布日期:2006-11-5) 來源:
《中國機電一體化網》
|
![]() |
|
|
摘要: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
機床是裝備工業的基本生產手段,機床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國防建設的基礎工業和戰略性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備受各方密切關注。我國機床工業在國家正確方針政策指引下,經歷經濟恢復時期及“十五”計劃階段,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的艱巨努力,建立起較大的規模、較完整的體系,奠定了有利的技術基礎,具備相當的競爭實力。整體上說,我國機床工業已跨入世界行列的第一方陣。現就總量供給能力、產品品種陣營及性能水平、研發實力及技術開拓、企業管理中信息技術應用狀況等主要方面,試作某些分析。
1 總量供給 能力不凡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和國防建設的必要強化,國家裝備制造業對機床這種基礎性、戰略性生產制造手段,提出了大量急迫的需求。特別是2002年,我國機床市場消費金額上升到59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位。面對這一巨大需求,我國機床工業奮力迎戰,2002年市場自我滿足率達到48%;(世界機床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同年相應的本國、本地區市場自我滿足率分別是:日本86%。意大利67%、德國59%。中國48%、西班牙44%、瑞士42%、韓國35%、法國33%、中國臺灣省32%、美國30%、加拿大19%、英國11%。)一定程度體現出我國機床工業在總量供給方面的能力凡。
回顧我國機械制造業的基礎裝備供應的歷史情況,根據全國工業普查資料,50年來經過更新后的機床擁有量約378萬臺,其中金切機床294萬臺,鍛壓機床84萬臺,擁有量中我國自供裝備占絕大部分;包括重型超重型金屬切削機床與鍛壓設備、高精度精密機床與數控機床、上千條自動半自動生產線。以裝備重大工程項目為例,當年在遭受禁運與封鎖的環境下,為了裝備一個年產10萬輛載重汽車(包括軍用)的工程項目,機床工業全力以赴,提供了按臺數計占96%(按投資金額計占80%)的各種裝備:包括專機及30條自動生產線共7664臺(套、線),受到小平同志的贊許,稱為”聚寶盆”。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泱泱大國,必須從各個方面確保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機床工業作為基礎工業過去已為之努力,今后更應繼續作出貢獻。
2 產品品種 門類齊全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制造業面對的是制造對象更新頻率加快,加工對象個性化突出,因而對提供加工制造裝備的機床工業,同樣是要求產品品種多樣化,這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地區)機床工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機床工業受市場需求的驅動,全行業千方百計研究開發新產品,近年,年開發自主版權新品達四百余種左右,截至2002年底,全國更新后的機床品種,累計可供近3500種(特別是數控及其他高新技術產品達1500種),基本上已無重要缺門空白,這在世界范圍也是位居前列的。我國鍛壓設備、電加工等特別加工設備、齒輪加工設備可以說品種齊全、性能優越、頗具特色。
鍛壓機械方面的代表性產品有:濟南第二機床廠一直處于國際先進行列的成系列機械壓力機,壓力噸位已經由20000kN擴展到63000kN,屬于國際前沿,先后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的7條沖壓自動線在美國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上海鍛壓機床廠為一汽研制的自重860t、壓制12m汽車大梁、壓力噸位達50000kN的液壓機,在國外企業中具有同一水平的只有德。日三家;天水鍛壓機床廠為西氣東送開發的大口徑鋼管生產線和電力西電東輸提供的30000kN14m數控液壓折彎機和20000 kN液壓制管機,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的。
我國的電加工機床品種自成完整體系,并已形成了基本上滿足國內需求、年產2萬臺、而數控產品占80%(在已公布的統計數字中,此數與數控金切機床并列)的生產能力;技術上已擴展到微細電火花加工(國家發明獎),為航空發動機整體葉輪加工的數控高效電火花銑削加工、超硬材料輥的電熔爆加工、電火花毛化冷軋軋輥加工等高技術領域。
3 數控機床 碩果累累
數控機床是當代機械制造業的主流裝備,是市場熱門商品,部分高檔數控機床仍然被當成戰略物資在國際市場上受到禁運限制。我國數控機床的發展經歷了30年的跌宕起伏,已經由成長期進人成熟期。
我國可供市場的1500種數控機床,覆蓋超重型機床、高精度機床、特種加工機床、鍛壓設備、前沿高技術機床等領域,領域之廣,可與日、德、意、美并駕齊驅。
五軸(坐標)聯動數控機床是數控機床技術制高點標志之一。用于大型螺旋槳空間曲面加工的五軸聯動銑床,曾引發轟動一時的美、日制裁原蘇聯的“東芝事件”;8年前美國國會因當時我國進口16臺用于飛機制造的此類多軸聯動舊機床而炮制所謂要求制裁的考克斯報告。
這些至今仍受到禁運的數控五軸聯動產品技術,我國都已陸續掌握,如數控五軸聯動的重型落地銷銑床、龍門式銑鏡床、加工中心等,10年來已—一推向市場。在CIMTh001(第七屆國際機床展覽會)上展出我國五種此類商品陸續供應市場投人生產使用。當時德國某企業因此類商品進人中國市場需經其政府審查,未能如愿展出,坐失商機,事后十分抱怨。而今年4月的CIMT2003展會上,我國則更進一步推出了18臺,包括3種航空。航天、造船、冶礦工業用的重型龍門移動式數控五軸聯動蓬銑床。
數控超重型機床是水、火、核電電站設備制造、造船、冶金礦山等重大裝備制造業及重兵器制造的關鍵設備。武漢重型機床集團開發出的加工工件直徑可達16m的數控立式車床已生產5臺,可以代表我國超重型機床生產能力和水平。第一臺曾在巖灘水電站水輪發電設備制造中滿足了用戶急迫需要。此后8年來在生產使用中屢創佳績,被用戶稱之為“功勛設備”。其后幾臺為國家關鍵工程電站設備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并因保證了號稱世界最大的三峽電站550t重巨型水輪機轉輪的加工完成,得到用戶表揚。已開發成功投入使用的超重型機床還有數控落地螳銑加工中心,數控龍門式、橋式、固定橫梁式。復合功能懂銑床,加工工件重300t。直徑4.5m的臥式車床,工件重200t、直徑2200mm的數控軋輥磨床,這類機床國際間只有2、3家生產,我國自主版權品種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國成為少數幾個超重型機床供應國之一。
立式臥式加工中心由于匯集了落地銳床、床身式銑床、坐標鉆勝床的基本功能,且具備按數控程序自動換刀或自動更換工件托盤的特性,也是組成柔性生產線的基本設備,成為機械制造業中需要量較大的一類加i裝備(約占數控金切機床需求總量30%左右)。
是世界機床市場熱門商品,我國近年發展較快,有40家以上企業進行生產,通用品種已批量生產,少數廠家已有高精度型、大規格型產品進人市場。數控車床同樣是數控機床中占比重較大者之一,我國已有50家以上企業生產,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濟南第一機床廠、寶雞機床廠、云機、長城。通力等等企業都已批量生產,品種齊全,質量穩定可靠,有的已跨過月產百臺的門檻。
數控齒輪加工機床同樣是我國機床產品強項之一,成系列六軸五聯動數控滾齒機、七軸五聯動蝸桿型砂輪磨齒機、七軸六聯動弧齒錐齒輪磨齒機,都是最近3年來進入批量生產的世界先進水平的機床新品。
我國數控機床產品已延伸到成套、復合領域:中捷機床廠按7個月交貨期為上海磁懸浮列車工程項目,交出4條以數控鐫銑床為主體的生產線,是體現我國機床工業提供成套設備能力的杰出代表。
數控系統裝置是數控機床的神經中樞,是曾長期阻礙我國數控領域發展的關鍵環節。就世界范圍來說,經過多年市場激烈競爭的優勝劣汰,已形成由日本發那科公司獨占世界市場50%、德國西門子占據25%的壟斷局面。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掌握基于通用32位工業控制機開放式體系結構,一舉登上當代同一起跑線,開發出能與加工中心、復合車削機床及齒輪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特別是能控制五軸聯動(如用于桂林機床公司與多棱機床公司龍門式鍵銑床、齊一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和具備網絡化遠程監測。診斷。操作功能的數控系統,并開發出弧齒錐齒輪數控加工。
三維激光視覺檢測、螺旋槳七軸五聯動加工和世界獨創的空間曲面插補軟件。目前,批量投入市場的國產數控系統,具有性能價格比優勢,正在改變國際強手在
中國市場上奇貨可居的壟斷局面。與之匹配的數字交流伺服調速電動機及主軸電動機已有自主版權的商品問世。
數控機床的主要配套機械部件,如滾珠絲杠。數控刀臺、分度臺等已自成系列,電主軸及實現兩個旋轉坐標的主軸部件也都有產品登場。
4 研發體系 作用凸現
我國機床工業的產品研發力量由三部分組成,即企業的研發基地。高等院校研究部門和專門設置的研究機構(七所一院),前兩者的性質與國外機床工業發達國家類似,后者只與個別國家與地區采取的方式相近。這三個方面的研發力量從不同角度為我國機床工業技術進步作出貢獻。
(1)企業的研發基地 為產品創新、性能升級作出成效的事例很多:如秦川機床集團技術研究院在2002年研發的高效數控七坐標六聯動蝸桿型砂輪磨齒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填補國際上品種規格的空白;險峰機床廠的國家技術中心開發出的配置自主版權專用數控系統的高精度超重型軋輥磨床進人了世界先進行列。
(2)高等院校科研隊伍 以基礎共性技術、前沿技術、軟件技術研究見長,與企業結合開發產品,優勢互補,取得了虛擬軸機床等前沿技術產品的成就。高校設置生產經營公司,將專項優異科研成果轉化為機床商品的作法可能是世界機床業中較為特殊的方式,中南大學研發的達到世界先進技術的弧齒錐齒輪磨齒機。華中科技大學等屬于世界一流的快速成型機產品都以類似生產經營方式進人市場。
(3)機床工業領域的獨立研究單位一直承擔基礎共性研究開發工作,具有以多項基礎共性技術的集成開發頂級產品的優勢,經過科研體制改革,具備科技先導型企業性質,活力更為增強,例如北京機床研究所的納米技術機床,濟南鑄造鍛壓設備研究所的數控回轉頭沖壓與激光復合機床都是體現我國研發實力的事例。研發能力還具體體現在針對特殊需要的< |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電氣自動化網”的,版權均屬于中國電氣自動化網,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氣自動化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均有出處,本網對轉載文章不存在侵權等法問題。 |
|
|
|